普洱茶和喜洲商幫的故事
茶商和茶莊。競爭結果,許多生產和銷售沱茶的廠商紛紛敗下陣來。在競爭中獲勝的嚴家父子也就成為了喜洲商幫的一面旗幟和云南赫赫有名的大商人。1942年,嚴燮成被商界選舉為昆明市商會第五屆主席。
嚴家當時在云南富有到什么程度,現(xiàn)在已不容易推測了。但只要你到喜洲見識見識嚴家建造于上世紀20年代的嚴家大院,也就可以窺一豹而見全斑了。嚴家大院位于喜洲鎮(zhèn)中心四方街的南側,占地約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大院的內部由兩院自北而南的“三坊一照壁”和兩院“四合五天井”組成。四個大院落相通,以“六和同春”和“走馬轉角樓”連成一個整體。大院的南面還有一個小花園,花園內建有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整座嚴家大院雕刻精美、裝飾華麗,如今仍呈現(xiàn)出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
喜洲“四大家族”中的董澄農開設有“錫慶祥”商號。他從個舊錫礦的廢渣里發(fā)現(xiàn)含鎢70%的鎢砂,后來便經營鎢砂出口的生意,又創(chuàng)辦“大成實業(yè)公司”,成為一個比嚴家更富有的巨商。他在喜洲建造的董家大院也比嚴家大院氣勢更恢宏,裝飾更華美。他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也經營過沱茶生意。
喜洲商幫無論是經營茶葉生意還是其他生意,都非常注重信譽,講信譽成為喜洲商幫成功的秘訣之一。如喜洲四大家族之一的尹莘舉,他家開的商號叫“復春和”。尹莘舉的兒子尹輔成、尹烈成、尹嘉成、尹良成繼承了他的事業(yè)后,也嚴格遵守他留下的商業(yè)信條,非常注重信譽。有一次,他家雇用馬幫從順寧馱茶到昆明的分號。馬幫千辛萬苦走到昆明西郊碧雞關時,卻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馬鍋頭吩咐趕馬人給茶葉蓋油布時,有的茶葉已經被大雨淋濕了。馬鍋頭擔心要賠償損失,便把淋濕的茶葉在碧雞關曬干后再混進好的茶葉里交貨。由于這批茶葉數(shù)量太多,驗收的人并沒有發(fā)現(xiàn)茶葉有什么問題。過了幾天,“復春和”昆明分號經理尹嘉成發(fā)現(xiàn)這批茶葉中混有變質的茶葉,而此時,有的茶葉已經批發(fā)出去了。為維護“復春和”的信譽,尹嘉成馬上通知客戶,主動向客戶賠償損失。一時間,“復春和”商號在云南的聲譽進一步大增。(張佐)